毫厘财经网

《重走陆羽茶经路》纪录片走进南阳桐柏山 镜头解码茶圣四次登临足迹

快财经 来源:晨报之声 19965℃

2025 年 9 月 25 日,大型文化纪录片《重走陆羽茶经路》拍摄团队进驻河南南阳桐柏县,聚焦桐柏山茶文化遗迹,以镜头回溯唐代 “茶圣” 陆羽四次登临此山考察茶事、品鉴水源的历史轨迹。该片由封政鸿担任导演,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史料考证,还原陆羽撰写《茶经》过程中的关键行程,激活千年茶文化记忆。

镜头聚焦桐柏山:复刻陆羽 “问茶品水” 之路

当日上午,拍摄团队首先抵达桐柏山淮源景区,在 “陆羽泉” 碑刻遗迹前架设设备,记录泉水与周边茶垄的生态风貌。“我们试图通过微距镜头捕捉茶芽生长纹理,用延时摄影呈现山泉流动状态,复刻陆羽当年‘观茶形、辨水质’的考察场景。” 封政鸿在拍摄现场介绍,团队还将前往桐柏山中部茶区,还原《茶经》中 “淮南茶区义阳郡产茶” 的记载,以及陆羽评价 “桐柏淮源水为天下第九佳水” 的品鉴情境。

据了解,此次拍摄特别参考《桐茶录》(作者李伟)的研究成果,重点还原陆羽不同人生阶段与桐柏山的关联:九岁离开龙盖寺后在桐柏山南部停留的经历、成年后为撰写《茶经》考察淮南茶区时两度登临的行程,以及晚年回访时 “结庐品茗” 的传说。拍摄团队还邀请当地茶文化学者参与访谈,解读桐柏山在陆羽茶学研究中的地理坐标意义。

史料佐证:桐柏山是陆羽茶学研究的 “关键现场”

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团队对陆羽与桐柏山的关联进行了严谨史料考证。据唐代《陆文学自传》《唐国史补》记载,陆羽十岁离开故乡竟陵(今湖北天门)后,曾在桐柏山周边活动;其著作《茶经・八之出》明确将 “义阳郡”(含今桐柏山区域)列为淮南茶区重要产地,评价 “义阳茶次于光州茶”;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亦引用陆羽观点,将桐柏淮源水列为 “天下第九泉”。

“这些史料与《桐茶录》的研究相互印证,说明桐柏山不仅是陆羽早期生活的‘过渡地带’,更是他系统开展茶学、水学研究的关键现场。” 参与纪录片学术指导的茶文化专家表示,虽无唐代直接文献记载陆羽 “四次登临”,但结合《茶经》内容、唐代地理志及明清《桐柏县志》中 “陆羽隐居品泉” 的记载,可推断其多次到访的可能性,此次纪录片将通过动画复原与实地拍摄结合的方式呈现这一历史脉络。

多元视角:还原 “全才陆羽” 的文化贡献

除聚焦茶事考察外,纪录片还将通过桐柏山拍摄线索,展现陆羽超越 “茶圣” 的多元身份。据《桐茶录》梳理,陆羽在桐柏山的活动涉及植物观察(记录茶树 “生烂石” 特性)、农学研究(总结 “种茶如种瓜” 技法)、工业设计(构思茶器实用与美学结合方案),其考察方式更具 “田野调查先驱” 特质 —— 这些内容均将通过专家解读与场景还原,融入纪录片叙事。

“陆羽以一片茶叶为舟,连接了自然生态、生活美学与文化精神。” 封政鸿表示,此次桐柏山拍摄是《重走陆羽茶经路》纪录片的重要一站,后续团队还将前往湖北天门、浙江苕溪等陆羽生平关键地,计划于 2026 年茶文化节期间播出,通过 “行走的茶经” 让观众读懂 “茶圣” 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重走陆羽茶经路》纪录片走进南阳桐柏山 镜头解码茶圣四次登临足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